建筑设计中,是否需要对于城市整体的认识?如何获得这样的认识?


在建筑学中,我们发现所有的材料、结构、功能的叠加,都不足以形成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东西,那种赋予一座建筑性格与灵魂的东西,一种只能从整体上予以理解和把握的东西。而正是这种东西,决定了建筑的特殊性。


由建筑单体组成的城市也是如此。


在传统社会中,有一个对于城市的整体认识一直存在于具体的建筑设计行为之先。以传统中国城市为例,整体空间结构和形式规则是严格执行的,它来自于传统社会伦理及空间秩序的各种原则和规定。在一个建筑成形之前,人们就已经知道它基本的朝向、布局、开间、屋顶。这种整体认识作为一种预先存在的范式,将明确的、规范性的规则普遍地应用于每个建筑之上,要求每座建筑进入一种现存的城市叙事序列。


随着传统规范的失效,这样一个默认并被遵守的整体认识被打破,建筑设计进入个性与多元的时代。权威性的城市的前理解被消解,建筑设计进入一种tabula rasa的状态。甚至,这种传统的整体认识成为建筑师在设计中刻意反驳的对象。扎哈·哈迪德说,“我不相信和谐,如果建筑的周围是一堆垃圾,难道我也要为了和谐去效仿它吗?”,而这堆垃圾常常就是这种白板状态与唯我独尊态度结合的产物。


另一方面,传统整体城市认识的失效使得建筑设计更容易被强势社会话语所左右。例如,功能主义至上的时代会出现兵营式的街区,利润优先的商业建筑中会出现容积率统治一切,而服务于特定政治话语的建筑中则会重复出现某种被广泛应用的纪念性符号。这些社会话语代表着对于城市的某种强势解读,将城市看作住的机器、逐利场所或者政治空间。


于是,在传统失效的时代,从无视城市到为强势话语所左右,建筑设计中呈现了一系列面对城市整体的不同态度。那么,当现代城市已经成为了多元文化与利益的竞技场,是否有可能获得一种对于城市相对“正确“的认识?从而使具体的单体建筑设计成为城市整体性格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保证这种整体认识不扼杀建筑的多元与丰富性,使得建筑师能够摆脱在绝对的自我与服从某种权威秩序之间摇摆,重新获得单体建筑设计与整体城市环境之间的联系?如何确凿而有信心的Think Big While Do Small?


KKL Partnership Architects

微信公众号